讓我們回歸設計的本源 |
有時我們會問什么才是一個好的設計?標準往往有很多,但宗旨卻只有一個就是讓設計的東西看著舒服,說得很容易,但要做到這一點確實十分不易。所以我們要回歸設計的本源,還原真實的設計 |
 真實的設計是使用材質來展示產品的亮點,而不是用夸張的紋理來試圖隱藏缺點。真實的設計包含的元素不應該只是讓產品看起來好看,而沒有其他的價值和目的。真實的設計最優的方式是展示功能,以提升效率作為設計是否優雅的標準。真實的設計是形式服務于內容。真實的設計旨在洞察無意義的設計,去除冗余的元素。在這樣的設計理念中,風格并不是說不重要,但不提倡純粹用來裝飾。相反,美的形式取決于內容,而樣式只是一個創造性解決方案的自然產出物。對標志性的Anglepoise燈具的設計, Deyan Sudjic評論說,“這個燈看起來怎么樣 – 特別是燈的形狀 – 是事后才去思考的。但這也是其吸引大家的一部分。它自然的形狀給予人單純、回歸本質的遐想,就像早期的路虎在技術上巧妙的構思,而不是挖空心思去創造一個誘惑消費者的產品,反而讓顧客產生了信任感。依賴于功能的美學設計與極簡設計不是同一個東西。前者,設計者旨在去除多余的設計,以使產品更容易理解,提高易用性。后者旨在創建一個極簡美學,營造一種非常簡潔的氛圍。一個是設計的基本原則,另一個是一種設計樣式的選擇。將簡化設計生硬地應用在界面上以求達到簡潔和趨于數字化是不正確的。舉個例子,無情地消除視覺效果,如陰影,顏色和不同的背景樣式不一定會讓界面更易用。在某些情況下,這樣反而會破壞那些通過恰當的陰影和背景顏色突顯出來的層次和聚焦效果。最近流行的“扁平化”的設計風格也許會是一個趨勢,也體現了在設計上追求還原本真,摒棄多余的裝飾,并專注于內容本身的愿望。技術的發展有時會導致一些無意義的設計,就像在19世紀機械化批量生產引起的過度裝飾,以及在早年的網頁和軟件設計中的樣式設計。隨著時間的推移,現代主義的一些先驅看到了功能設計中的美,從而使得浮夸的裝飾行為得到遏制。同樣的,今天軟件中的過度設計也會隨著對本真設計意識的蘇醒而逐漸被淘汰的。 |
所以說要設計變得簡單透明,并不是所有的經過過多修飾的東西都是合理的,回歸設計本源,追求它所本應具有的性質,就會讓我們從紛繁復雜的設計理念中脫穎而出,做到心中有數。 |